2009年2月6日星期五

浪漫 VS 理性

我初初讀到李白的那句“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的時候,總想起一個有著薄霧的清晨,靄靄樹林中的小河旁一葉古拙的小舟橫水而臥,詩人散著發絲,穿著家常衣裳,在這無人的渡口眺望著霧中河流的遠方……既然人生如此不稱心如意,何不給自己一個喘息的機會,劃著小船徜徉在無限的水波中呢?即使有些孤獨有些寂寥,總好過浮躁的人群吧!

這樣想源于我的年少的浪漫情懷,既然真的不稱意,即使能散發歸隱,心裡的寂寞和孤獨卻如何消除呢?所以,如此才華橫溢的一代奇才李白,卻如何能夠歸隱江湖呢?這種生活,只能是他失意後的安慰,是療傷的良藥。

新年假期沒有回家,很少能感受到春節的喜悅和熱鬧。那天和jim逛到銅鑼灣的樂文書店,本是想買傅庚生先生的書,不獲,于是閑逛一圈,買了一本關於子瞻詞的賞評。忽然想起子瞻的一首詞,叫《臨江仙》,其中最后兩句是:“小舟從此逝,江海度余生。”想起元豐五年,也就是1082年的那個夜晚,子瞻醉歸東坡家門前,家童酣睡不醒,于是子瞻在赤壁旁寫下了如此的詩句。一千九百多年過去了,子瞻安在哉?只余寥寥數語遺留人間。那么,“小舟從此逝,江海度余生”的生活,子瞻卻真正領略過。那扁舟上的吟誦,雪堂中的暢飲,還有東坡上年年生長的菜蔬、園田,赤壁生活的“侶魚蝦而友糜鹿”……“江海度余生”般的生活是清貧的,更是和痛苦結合在一起。如今漸漸年長那種浪漫主義情懷慢慢淡去,才能體會個中慘淡滋味。

新年假期中和金葉、佩淇去了大澳游玩,雖說是個依山傍水的小村鎮,卻并不山清水秀。其實我不太明白為什么港人時時周末都會想去這里游玩,在我的眼中,那里并沒有景致可看,也沒有人文歷史可追溯,如果有,可能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的原因吧!也許這里保存了他們父輩那一代的生活面貌,所以即使是陳舊的房屋,都能喚起對兒時的回憶。去年夏天的那一場黑色暴雨,使得大澳的最后一批古跡被摧毀,這次我們去的時候,仍舊看到不少的房屋都是鐵皮做的。試想一下,在炎炎夏日,這悶熱的房屋如何能容忍老人和細路在里面休憩呢?

截止今天,我已經上班一周了!真不知道這一周是如何捱過來的,總是覺得睡眠不足非常辛苦,紀念這難過的一周,希望繼往開來,好好休息!


2 則留言:

Jim @ VOLJINnTRUTH 說...

你blog的新衣服不错啊, 而且文字都变瘦了的说~~

trinity 說...

莫有啊~~~很正常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