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1日星期一

關于張伯駒

雖然是中文系出身,但是我對于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文學一直了解甚少,學校開出的課程中也極少提到。直到這次,在老師的要求下必須在九月份開學前看完章詒和《最后的貴族》,現在已然是八月開始的時期,于是我“忙里抽閑”開始閱讀章女士的大作。

之前由于對京劇興趣濃厚,特別對“四大男旦”其中的程硯秋情有獨鐘(說到底還是因為看張國榮飾演的電影《霸王別姬》中的程蝶衣的形象而對中國解放前京劇中“男旦”這一特殊行業有了好奇,進而開始關注),于是買了章女士著寫的《伶人往事》,讀后受益匪淺。既對那個時期的歷史有了初步的印象,也對自己欣賞的藝人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但是閱后不久,又聽說國內出版的《伶人往事》是有刪節的,頓時覺得很可惜。這次現代文學開出的幾本書目中,我們小組選擇了《最后的貴族》,老師特別提醒我們不要選擇國內的版本,因為在一定程度上有刪節。于是,我在港大的圖書館里面接到了手頭上出版的這一本厚厚的直版繁體的書。

再說一點小插曲:原本在老師開出的書單里面,還有別的書目可以選擇。譬如我偏愛的作家巴金的著作。但一想到和原來在國內經常研究的方向差不多,再加上閱讀過張女士的大作,覺得她的文筆細膩,讀來常有收獲,再加上同組同學的盛情邀請,于是加入了《最后的貴族》這本書的討論小組之中。

我的閱讀速度一向不慢,但是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速度卻怎么也快不起來。自我分析的原因之一,便是對這段歷史的極度不熟悉。很多人物只是僅僅知道名字而已,對此人的生平資料可謂窮虧到了極點。斷斷續續的閱讀,到今天,終于看完了其中“君子之交”這一章節。

說了很多題外話,現在真正要說說今天我才認識的張伯駒。

在以前的印象中,張伯駒這個名字,是因為自己想要了解解放前京劇中男旦的存在淵源的問題,而在查找的時候偶爾了解的。除了知道他是個十足十的京劇“票友”,曾經與當時非常多的當紅藝人合演過劇目之外,別無所知。而現在,我才知道,我所知道的張伯駒只是他本人的千分之一,或者,連千分之一都不到。我不知道他曾經是《光明日報》的主編,甚至不知道他在政治曾經扮演過的角色。我帶著無知和敬意讀完了張伯駒的故事,在知道他在古稀之年因為感冒住進了醫院,卻被告知因為資格不夠而住在傳染病房,感染了肺炎而去世,心中的悲憤簡直要噴薄而出。我真想如同那個在醫院門口破口大罵的人一樣,告訴世界,你們知道張伯駒是什么人嗎?他對國家捐獻的文物夠買下你們醫院。

張伯駒收藏了李白的字《上陽臺貼》、陸機《平復貼》、唐寅《蜀官妓圖》、展子虔《游春圖》、范仲淹手書《道服贊》………………他是個不折不扣的文物收藏家,一個天生的詩人,平淡自如冷暖自知的活著,如一杯清香的茶,散發著淡淡的、屬于自己的獨特幽香。他擁護國家,熱愛國家,卻在把自己生平所藏所愛的東西獻給國家之后,被打成了右派,最后這樣冷清的死去。

我這才知道,一個人的人格可以高尚到,讓一個素未平生、甚至對這段歷史一無所知的人對他產生深深的敬意和緬懷。

我尊敬張伯駒先生,是因為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為他善良、堅定,在有能力的時候幫助他人,在無能力的時候安慰人。他懂得人的價值,也維護著自己生存的尊嚴。在順境中用心的生活,愛國愛己愛人;在逆境中堅強的面對,詩人一般的生活。為了國家為了后人,為了中國的國粹——京劇,不記利益,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現在的人真的不懂得人,不懂得一個人的價值甚至可以影響到一個社會。從小老師就告訴我們集體的利益高于一切,從小我們就知道誰誰誰的父親母親是什么高官,誰誰誰的家境優越,卻不知道問問老師,每個人的生命不是同一個重量嗎?

歷史上總有許多無言的悲哀,我懷念那些在歷史的潮流中浮沉過的人,懷念那些燦若星辰的思想和心靈。

1 則留言:

Jim @ VOLJINnTRUTH 說...

jenny,我们是越来越像鸟啊